近日,淮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3台在运1000千伏电抗器完成降噪改造。本次改造采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工新材料研究所电工防护材料团队开发的声振解耦吸声板降噪技术。该技术补齐了原有隔声罩影响运维检修、隔声屏障防风抗震能力差的技术短板,实现了在华东地区高湿热环境下的第1次应用验证。
19年起,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部的指导下,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科研攻关,依托多项科技项目,历时5年攻克了吸隔声板声学解耦、三维阻尼隔振、运维检修适配性等系列关键技术,研发了变电设备近场包覆结构的声振解耦吸声板降噪装置,降噪效果达到15分贝以上。
为了保障淮南平圩电厂电力有效送出,公司于24年启动淮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14年之前,变电站执行噪声控制区制度,变电站外划定的区域内噪声达标即可;14年之后,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变电站厂界噪声需达标。在运变电站改建扩建后,需执行后者。因此,在运的变电站需要采用更有效的降噪技术,进一步提高环境相容性。今年3月,该站启动了在运1000千伏特高压电抗器降噪改造。针对华东地区高湿热环境,研究团队在通风散热、消防及监测系统等方面对声振解耦吸声板降噪装置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在运特高压电抗器高效降噪与运维适应性、服役可靠性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经过降噪改造,该站厂界噪声达到了规定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排放指标。
据了解,淮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电抗器降噪材料及装置示范工程已列入中国电科院2025年度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拟通过“技术攻关-装备研制-科技示范-规模推广”的成果转化路径推动科技更新和产业更新融合发展。

一、产品概述:(WBTS-3000新型电力设备“电缆故障探测仪”全自动性能稳定,匠心制造)
煤矿及油井是电缆使用大户,由于井下作业环境条件严酷,所以各种电缆年损坏量比较大,为了节省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各矿井及油井一般都配备了自已的电缆维修部门。但由于受检测设备的限制在维修电缆时常常不尽人意;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交直流电缆检测装置以高压击穿法为原理,让使用者在维修过程中准确的找到电缆破伤点,而且本装置又兼有旧电缆修复后进行测试的功能,所以本装置是煤矿及油井用电缆维修公司必不可少的检修设备。
二、用途范围:(WBTS-3000新型电力设备“电缆故障探测仪”全自动性能稳定,匠心制造)
本装置是针对15KV以下电缆在地面上(不能在井下试验)探伤试验,并在电缆修复后直流耐压测试和泄漏电流试验之用。是一台符合《电气电缆试验规程》要求的,实用性强的电缆维修综合装置。
三、技术参数:(WBTS-3000新型电力设备“电缆故障探测仪”全自动性能稳定,匠心制造)
1.电源电压:单相交流220V、50Hz;
2.探伤直流输出电压:0-30KV(按钮控制);
3.探伤交流输出电压:0-30KV(按钮控制);
4.可测极大电缆长度:3.5km;
5.电缆探伤准确度:±30mm 以内;
6.自动耐压测试时间:0-30分(可设定);
7.直流泄漏电流测试范围:0-100uA;
8.交流泄漏电流测试范围:0-200uA;
8.高压变压器额定容量:6KVA;
9.整流方式:单相半波;
10.放电球隙:手柄罗杆调节;
11.外形尺寸:1100×1000×1200mm(宽×深×高);
12.重 量:180 Kg
四、设备使用环境条件:(WBTS-3000新型电力设备“电缆故障探测仪”全自动性能稳定,匠心制造)
1.周围介质温度:-5℃—+40℃;
2.空气相对温度:不大于85%(温度为20℃±5时);
3.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m;
4.周围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电气绝缘的气体及尘埃;
5.无显著冲击振动,且无雨雪侵入的场所。
五、结构特点:(WBTS-3000新型电力设备“电缆故障探测仪”全自动性能稳定,匠心制造)
1.本设备由控制部分(低压)和高压整流,放电及测试部他组成。高低压间、高低压与外壳之间都留有足够的可靠空间。
2.为保证设备及人员保障,高压启动前必须由专人用钥匙进行操作。
3.每次探伤或对电缆进行测试时,都能保证高压从零位开始徐 升压,有高低压限位形状,升压或降压过程均由按钮进行控制,升降电压速率平稳,操作可靠简便。
4.直流耐压测试时间可由数字后自动进行(也可由人工进行控制),试验时间准确可靠。
5.泄漏电流可根据耐压测试过程的需要随时进行测量。
6.设备有过流及短路保护,有启动预警告及过流保护。
7.在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高压启动、高压停止、升压、降压等开关或按钮,有耐压测试数字时间定时继电器等。
8.在显示板上有高压电压、泄漏电流和低压总电流等测量电表,设有电源、高压、定时等指示灯和对球隙放电进行曲观察窗口等。
9.配备了专用高压放电棍,供每次探伤或测试后进行放电,以确保可靠,箱底部有接地标志。
六、使用说明:(见原理框图)
矿用电缆故障检测仪原理
1.试验前准备
a、设备使用前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b、试验或使用前应对设备内外仔细进行检查,保持设备尤其是高压部分端子及速线的清洁是至关重要的。
c、本设备极高工作在容性负载时可调整并限位至30KV。
d、设备搬动在避免剧烈震动,设备搬动后必须放 1小时后方可使用。
e、高压表刻度是按容性负载0.01μF时检定的。
f、将放电棍安装妥当后,其接地端子与箱体接地螺栓用螺钉固定,并安放于箱体顶部。
2.电缆探伤测试
a、在箱体背面高压端子⑴和⑵之间用铜螺母将短路板可靠短接。
b、将需探伤电缆芯线接至箱体背面高压接线端子⑶,电缆其它芯线,屏蔽线及地线短接并连至⑷端,放电球隙调到1—2mm。
c、将距离调节手柄顺时针旋转,两球间隙调到极大位置。
d、打开钥匙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将耐压 探伤按钮拨至探伤位置。
e、按下高压合按钮,高压指示灯亮,探伤柜开始工作。
f、按下升压按钮,升压指示灯亮,调压器开始升压。
g、当高压升到10000V~15000V左右,按下停止按钮。调压器停止升压。
h、逆时针慢慢合旋转距离调节手柄,直至探伤柜内两球产生放电。
i、探伤柜内两球持续放电,直至将电缆故障点打穿为止。
j、沿电缆长度进行检查,确定电缆损坏位置并做上记号。如放电后,不易发现电缆损坏处,可适当加大电压、加大球隙距离,增加放电强度,使故障点更加清淅地暴露出来。
k、反复进行以上各项,直到每根芯线的所有伤口都查清楚(注:每次进行后都要用放电棍对各处可靠放电,然后才能进行一次操作)。
l、按下降压按钮,降压指示灯亮,调压器降压回零。
m、按下高压分按钮,高压断开,将耐压 探伤按钮拨至中间位置。
n、用放电棍将高压端及电缆进行充分放电。
3.电缆耐压及泄漏电流测试
a、断开背后高压输出接线柱⑴和⑵之间有短路片。
b、将需测量耐压的电缆芯线接至高压输出柱⑴或,将短路片接柱⑵和其它芯线,屏蔽线或接地线短路后接至地端。
c、打开钥匙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将耐压 探伤按钮拨至耐压位置。
d、按下高压合按钮,高压指示灯亮,探伤柜开始工作。
e、按下升压按钮,升压指示灯亮,调压器开始升压。
f、当高压升到所需电压,按下停止按钮。调压器停止升压。
g、在试验耐压值内,可在微安表上读出此时电缆的泄漏电流值。
h、打开时间继电器开关,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
i、当计时值到达设定时间值,降压指示灯亮,调压器降压回零。
j、按下高压分按钮,高压断开,将耐压 探伤按钮拨至中间位置。
k、用放电棍将高压端及电缆进行充分放电。
l、调换其它芯线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条电缆测试完毕。
4.使用后应注意
a、每次试验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放电棍对试件及高压部分各部充分放电。
b、每天下班前应将外部电源总闸(容量不小于50A)切断。
七、操作注意事项:
1.设备前应辅上绝缘胶垫。
2.操作人员应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
3.被试电缆芯线应与高压接线柱用螺母牢靠地固定,保持良好接触,避免顶端放电引起漏电及电流增大。
4.工作现场应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5.使用壹年后,应及时对变压器油进行耐压检查,耐压不得低于30KV/2.5in。
6.定期(视设备使用强度定),用零号砂纸,将放电铜球表面处仔细打磨光滑,并保持表面及周围洁净无灰尘。
7.本设备的使用成效,有赖于使用者的精心维护,并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掌握不同电缆时球隙间距和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康甘换流站一组交流滤波器调试完毕,康甘换流站交流系统及500千伏配套工程第1阶段可靠投运。
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是目前世界海拔极高、国内第1个送端高低端分址级联的特高压直流工程。该工程将金沙江上游丰富的水电和光伏发电汇集输送至华中地区,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康甘换流站是在高海拔涉藏州县建设的首座特高压换流站。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牵头成立康甘换流站交流系统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选派专业技术骨干组建现场调试党员突击队,从可靠监督、技术帮扶、协调服务三方面入手,解决备用T区间隔感应电压高、临时解引点引流线带电发热等10余项调试难题,高效完成4类18项调试项目,正确执行倒闸操作600余项,按期完成交流系统调试。
据介绍,国网西南分部将总结本阶段投产经验,积极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在迎峰度夏期间完成第1阶段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系统调试,并提前做好后续昌都换流站交流系统及第2阶段系统配合调试准备工作。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