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工作的有关要求,着力提升国网公司原创技术需求牵引和转化应用能力,加快推进原创成果、重大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充分释放电力大数据价值,在多源能源数据汇聚融合、碳监测标准建设、碳核算体系构建、新兴业务增值变现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他们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新型配电网、数字技术赋能3个领域,准确研判电网科技发展趋势,从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化控制等方面,抓准科技更新突破口,努力提升科技攻关的组织性和协同性,更好掌握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网建设运行的关键技术;他们专门研发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源网荷储”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示范工程,进一步有力提升协同发展效能,建立共创、共享、共赢的新型储能产业新生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更新发展,探索重点领域降碳有效路径,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他们追踪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充分释放电力大数据价值,在多源能源数据汇聚融合、碳监测标准建设、新兴业务增值变现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能源大数据中心及碳监测分析服务平台提供数据、算力和技术支撑,输出“双碳”监测分析服务系列解决方案。

一、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WBQB9000电力市场需求“无线高低压钳形电流表”规格十分齐全)
感谢您购买了本公司的无线高压变比测试仪,为避免发生可能的触电或人身伤害,请一定:严格遵守本手册所列出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
使用前检查仪表是否完好,无破损,后盖没盖好前严禁使用,否则有电击危险。
任何情况下,使用本仪表应特别注意保障,尤其测量超过AC100V及以上电压线路的时候。
若被测线路电压超过600V必须连接绝缘杆使用。
由于高压线路很危险,操作者必须经严格培训并获得国家相关
高压操作认证才能使用本仪表进行现场测试。
严禁用本仪表测试电压超过60kV的裸导线或汇流母线。
注意本仪表面板及背板的标贴文字及符号。
请勿于高温潮湿,有结露的场所及日光直射下长时间放置和存放仪表。
高压电流钳显示低电时,请及时更换电池,以免影响操作。
拆卸、维修本仪表,必须由有授权资格的人员操作。
使用仪表之前先检查外壳。检查是否存在裂纹或缺少塑胶件,若本仪表的钳头及其他部件有损伤,请禁止使用。
避免冲击钳头,定期保养本仪表,不能用腐蚀剂或粗造物清洁,须用软布(如眼镜布),沾清洁防锈除湿类的润滑剂,轻轻擦试仪表即可。
由于本仪表原因,继续使用会带来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封存,由有授权资格的机构处理。
仪表及手册上的“
”危险标志,使用者必须依照指示进行可靠操作。
仪表及手册中的“
”极其危险标志,使用者必须严格依照指示进行可靠操作。
建议本仪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绝缘强度测试。(AC 60kV/rms 五节绝缘杆,两端之间)
二、概述(WBQB9000电力市场需求“无线高低压钳形电流表”规格十分齐全)
无线高低压变比测试仪又叫高低压CT无线变比测试仪,由高压检测仪、低压电流钳、主机、高压绝缘杆、监控软件、通讯线等组成。仪表内部采用快速数字电路处理技术,可在现场不拆线、不断电的情况下,连接绝缘杆测量60kV以下高压电流互感器、变压器的初级、高压一次电流、低压二次电流、并可计算出变比值、相别、极性、及变比偏差。
在不使用绝缘杆时,还可以当作高精度低压钳形电流表、漏电流表使用,能准确测出0.1mA的电流,它具有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
其无线传送功能可以直线30米内(无障碍物)接收被测数据,确保了常年无间断测试的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主机采用大屏幕LCD显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可保存数据500组。
高压电流测量范围0.0mA~1200A,低压电流测量范围0.0mA~20A。高压检测仪电流信号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连接绝缘杆,通过前推或退拔绝缘杆能方便钳夹或撤离被测导线,省时快捷。
能广泛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工矿企业以及检测站﹑电工维修部门进行电流检测和野外电工作业等。绝缘杆具有轻便、防潮﹑耐高温﹑抗冲击﹑抗弯﹑高绝缘等特点。
三、电气符号(WBQB9000电力市场需求“无线高低压钳形电流表”规格十分齐全)
四、技术指标(WBQB9000电力市场需求“无线高低压钳形电流表”规格十分齐全)
测试仪
|
高压检测仪
|
主机(电流钳)
|
量 程
|
0.0mA~1200A(50/60Hz自动)
|
0.0mA~20A
|
分辨率
|
0.1mA
|
0.1mA
|
钳口尺寸
|
φ50mm
|
φ7.5mm
|
测试精度
|
±2%±5dgt
|
±0.5%±5dgt
|
采样速率
|
2次/秒
|
功 能
|
高低压电流互感器一二次回路的电流、变比、极性、相别、在线测试;变压器两侧电流大小、变比在线测试;负荷电流测试
|
传输类型
|
无线传输,直线传输距离30m
|
换 挡
|
全自动换挡
|
电 源
|
DC6V 7号碱性电池(1.5V AAA×4)
|
DC7.5V 5号碱性电池(1.5V LR6×5)
|
测试方式
|
钳形CT
|
外形尺寸
|
宽厚高87*37*262mm
|
主机:宽厚高100*35*204mm
|
电流钳:宽厚高42*20*137mm
|
显示模式
|
LCD:128dots×64dots 蓝屏背光功能,适合昏暗场所
|
LCD 尺寸
|
62mm×44mm
|
变比
|
3种变比显示:(一二次回路实测电流变比;以二次回路5A的折算变比;以变压器10kV/380V的10kV-YY的折算变比),变比极大1:1千万
|
线路电压
|
60kV以下具有绝缘外皮的线路测试或35kV以下裸导线电流测试(必须带绝缘杆操作)
|
引线长度
|
电流钳引线2米
|
质 量
质 量
|
仪表总质量:3.1Kg(含绝缘杆和仪表包)
|
高压检测仪:370g(含电池)
|
主机:409g(含电池)
|
电流钳:180g
|
数据接口
|
USB传输
|
溢出显示
|
超量程溢出功能:“OL A”符号显示
|
数据存储
|
500组,按MENU键保持数据,HOLD符号显示,再按MENU键取消保持
|
数据查阅
|
长按MENU键,可以进入数据查阅模式, MR符号显示, 再长按MENU键退出
|
数据存满
|
数据存满功能:“FULL”符号显示
|
切换显示模式
|
长按POWER键,可切换测试显示模式和折算变比显示模式
|
无信号指示
|
当主机没有收到发射信号时提示“无信号”
|
自动关机
|
开机约15分钟后,仪表将自动关机
|
电池电压
|
当电池电压降到3.5V时,低电指示灯亮,提醒更换电池
|
当电池电压降到5.2V时,电池电压低符号显示,提醒更换电池
|
绝缘杆
|
五节绝缘杆(5米)
|
绝缘强度
|
AC 60kV/rms
|
线路测试
|
线路电压60kV以下有绝缘外皮导线测试,60kV以下裸导线测试(带绝缘杆操作)
|
工作温度
|
-10℃~40℃
|
存放温度
|
-10℃~60℃
|
相对湿度
|
0℃~31℃≦75%,31℃~40℃≦50%
|
适合安规
|
IEC1010-1、IEC1010-2-032、污染等级2、CAT Ⅲ(600V) IEC61326(EMC标准)
|
五、外形结构图(WBQB9000电力市场需求“无线高低压钳形电流表”规格十分齐全)
编号
|
说明
|
①
|
钳头
|
②
|
电源指示灯
|
③
|
低电指示灯(电源低于3.5V时亮)
|
④
|
POWER键
|
⑤
|
绝缘杆连接头
|
⑥
|
USB接口
|
⑦
|
主机LCD 显示器
|
⑧
|
主机LEFT键
|
⑨
|
主机RIGHT键
|
⑩
|
主机MENU键
|
⑪
|
主机POWER键
|
⑫
|
低压电流输入接口
|
⑬
|
低压电流钳
|
⑭
|
低压电流钳输出插头
|
⑮
|
绝缘杆(共5米)
|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试点项目——第1个近零碳港口微电网在江苏连云港建成,包含共16套总容量3.62万千伏安的港口岸电系统、1座重卡换电站及7台160千瓦直流充电桩等充换电设备,这些设备与发用电设备共同形成港口智能微电网整体解决方案,为我国零碳港口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智能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在全球加速迈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新时代浪潮下,港口作为经济运转的关键枢纽,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能源转型挑战。以前,港口是能耗与污染的“重灾区”,庞大的用电需求大多依赖大电网,不仅用电成本高,重要时刻还易给电网带来沉重负担。加之港口作业特殊,存在诸多用电“痛点”:传统作业模式依赖大量化石能源,设备轰鸣、黑烟蔽日,运营成本高,设备移动频繁,供电线路错综复杂,隐患丛生;燃油设备尾气弥漫,环境污染严重,还与绿色发展背道而驰。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连云港港在港口试点建设“多能互补”的智能微电网,智能微电网方案直击这些要害,为港口运营困境破局,实现货轮从进港靠泊到货物装卸运输全程的近零碳排放。他们联合连云港为港口微电网设置了自主经济运行、可靠离网运行等四种典型运行模式,当光伏电量大发时,微电网提升港口充换电设备充电功率,充分消纳新能源;他们协同电动重卡换电系统则与混合储能电站工作,在电价谷时充电、峰时放电,依托车网互动(V2G)充电设施与大电网实现“船网互动”,为港口减少成本支出;他们充分沿海优势,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日光化为清洁电能,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矩阵,让用电高峰或设备突发故障时及时“补位”,确保港口电力供应作业不断档。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港口智能微电网方案,不仅为江苏港口产业革新注入强劲动能,更为国内港口能源转型呈上优良蓝本。由此,我们要象国网江苏电力那样,因地制宜,多点发力,构建起多元互补的发电体系,极大扩充港口电力“产能”,让低碳之风吹遍港湾,奏响港口绿色发展的恢弘乐章,助力我国稳步迈向零碳未来。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