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能源保障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国际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与担当。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预计到2060年,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65%,未来的能源消费比重中,可再生能源将从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增量主体。这意味着在未来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将成为主力电源,煤电等传统化石能源将退为辅助性电源。
		
		
			广泛接入的新能源将改变传统电力系统未来格局。在供给侧,新能源呈集中式和分布式并存的局面,且根据资源特点、地理分布、建设条件等灵活布局,将出现“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氢能”“水电+光伏+储能”等多元协调电源新模式。在需求侧,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大幅提升,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电能替代将持续提高建筑、交通、工业终端用能领域的电能占比。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将给能源电力网络的可靠稳定和绿色高效带来重大挑战。因此,亟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挥其在全社会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落实能源发展战略,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第1章  概述(WBXF恒流式蓄电池放电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1.1   综述
	本仪器是针对整组12V-600V蓄电池系列测试,不同规格型号对整组要求不同,具体根据仪表为准。单体电池电压为1.2V-12V的铅酸蓄电池组进行测试的专用仪器。仪器采用当前先进的测试技术原理,在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是根据国家有关测试与维护规程要求所设计,对蓄电池进行性能检测的专业测试仪器。该仪器放电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上位机数据管理软件功能齐全,大大减少了蓄电池日常测试维护的工作量。为电池和UPS电源维护提供全方位科学的检测手段。
	1.2 主要功能特点(WBXF恒流式蓄电池放电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仪器采用触摸屏操作,直接使用触摸笔或者手指即可操作界面。
	存储数据方式有内部存储和外部SD卡存储方式,自行选择。
	具有过压、过流、过热等保护功能。
	在线监测功能:在电池组处于在线放电、均充、浮充等状态下,对电池组及单节电池进行实时的监测;包括整组电压、单节电池电压、整组充放电电流、整组充放容量、监测时间等;
	放电测试功能:在电池组脱离系统后利用智能假负载进行恒流或恒功率放电,或者利用智能假负载与用户设备并接进行恒流放电。设定好“放电电流”、“放电时间”、“放电容量”、“整组终止保护电压”、“单体终止保护电压”等参数,测试仪便自动执行放电功能,并实时显示放电电流、电池已放容量、整组电压、单节电池电压、放电时间等数据;放电测试过程中可对放电参数进行修改。当电池组达到终止放电电压设定值、终止放电容量设定值、终止放电时间设定值、任一单体电池电压低于终止单体电压设定值或人为进行终止操作均可停止放电测试。单体电压终止条件也可设置为只报警不终止。
	容量快测功能:(选配)在电池组脱离系统后利用智能假负载进行放电,只需3~20分钟便可测出电池组中每一节电池的实际容量、内阻、性能状况(正常、落后、劣化)等;
	在测试过程中当检测到整组或者单体电池异常、测试仪工作异常时,测试仪自动终止测试,以便对电池进行保护。测试仪采用监控部分与功率部分一体化设计,功率部分采用新型高功效器件。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操作简单,流程清晰,每一步操作均有简体中文提示。
	高亮度彩色屏幕液晶显示器,显示效果清晰优美。
	上位机数据管理软件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提供数据管理、打印、分析、报表统计、自动生成测试报告等功能。
	
	1.3技术指标:(WBXF恒流式蓄电池放电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 
					规格
				 | 
					输入
				 
					电源
				 
					V、Hz
				 | 
					输入
				 
					功率       kVA
				 | 
					输入
				 
					电流     A
				 | 
					输出
				 
					电流
				 
					DC A
				 | 
					匹配蓄电池
				 | 
					外形尺寸
				 
					mm
				 | 
					净
				 
					重 量
				 
					kg
				 | 
		
			| 
					V
				 | 
					Ah
				 | 
		
			| 
					8.5h-11h
				 | 
		
			| 
					E24V/20A
				 | 
					220V
				 | 
					0.75
				 | 
					3.4
				 | 
					20
				 | 
					24
				 | 
					115-160
				 | 
					240×350×260
				 | 
					21.0
				 | 
		
			| 
					E24V/25A
				 | 
					220V
				 | 
					0.9
				 | 
					4.3
				 | 
					25
				 | 
					24
				 | 
					145-200
				 | 
					240×350×260
				 | 
					21.0
				 | 
		
			| 
					E24V/30A
				 | 
					220V
				 | 
					1.1
				 | 
					5.1
				 | 
					30
				 | 
					24
				 | 
					175-240
				 | 
					240×350×260
				 | 
					21.0
				 | 
		
			| 
					E24V/40A
				 | 
					220V
				 | 
					1.5
				 | 
					6.8
				 | 
					40
				 | 
					24
				 | 
					230-320
				 | 
					240×350×260
				 | 
					23.5
				 | 
		
			| 
					E24V/45A
				 | 
					220V
				 | 
					1.7
				 | 
					7.7
				 | 
					45
				 | 
					24
				 | 
					260-360
				 | 
					240×350×260
				 | 
					23.5
				 | 
		
			| 
					E24V/50A
				 | 
					220V
				 | 
					1.9
				 | 
					8.5
				 | 
					50
				 | 
					24
				 | 
					290-400
				 | 
					240×350×260
				 | 
					25.5
				 | 
		
			| 
					E24V/55A
				 | 
					220V
				 | 
					2.1
				 | 
					9.4
				 | 
					55
				 | 
					24
				 | 
					320-440
				 | 
					240×350×260
				 | 
					25.5
				 | 
		
			| 
					E24V/65A
				 | 
					220V
				 | 
					2.4
				 | 
					11.1
				 | 
					65
				 | 
					24
				 | 
					375-520
				 | 
					280×430×310
				 | 
					32.5
				 | 
		
			| 
					E24V/80A
				 | 
					220V
				 | 
					3.0
				 | 
					13.6
				 | 
					80
				 | 
					24
				 | 
					464-640
				 | 
					466×361×785
				 | 
					40.0
				 | 
		
			| 
					E36V/30A
				 | 
					220V
				 | 
					1.7
				 | 
					7.7
				 | 
					30
				 | 
					36
				 | 
					175-240
				 | 
					240×350×260
				 | 
					23.5
				 | 
		
			| 
					E36V/35A
				 | 
					220V
				 | 
					2.0
				 | 
					8.9
				 | 
					35
				 | 
					36
				 | 
					200-280
				 | 
					240×350×260
				 | 
					24.5
				 | 
		
			| 
					E36V/40A
				 | 
					220V
				 | 
					2.3
				 | 
					10.2
				 | 
					40
				 | 
					36
				 | 
					230-320
				 | 
					240×350×260
				 | 
					24.5
				 | 
		
			| 
					E48V/25A
				 | 
					220V
				 | 
					1.9
				 | 
					8.5
				 | 
					25
				 | 
					48
				 | 
					145-200
				 | 
					240×350×260
				 | 
					24.5
				 | 
		
			| 
					E48V/30A
				 | 
					220V
				 | 
					2.3
				 | 
					10.2
				 | 
					30
				 | 
					48
				 | 
					175-240
				 | 
					240×350×260
				 | 
					28
				 | 
		
			| 
					E48V/35A
				 | 
					220V
				 | 
					2.6
				 | 
					11.9
				 | 
					35
				 | 
					48
				 | 
					205-280
				 | 
					240×350×260
				 | 
					28
				 | 
		
			| 
					E48V/45A
				 | 
					380V
				 | 
					3.4
				 | 
					8.9
				 | 
					45
				 | 
					48
				 | 
					260-360
				 | 
					466×361×785
				 | 
					42
				 | 
		
			| 
					E48V/55A
				 | 
					380V
				 | 
					4.1
				 | 
					10.9
				 | 
					55
				 | 
					48
				 | 
					320-440
				 | 
					466×361×785
				 | 
					46
				 | 
		
			| 
					E48V/65A
				 | 
					380V
				 | 
					4.9
				 | 
					12.8
				 | 
					65
				 | 
					48
				 | 
					375-520
				 | 
					466×361×785
				 | 
					50
				 | 
		
			| 
					E48V/80A
				 | 
					380V
				 | 
					6.0
				 | 
					15.8
				 | 
					80
				 | 
					48
				 | 
					465-640
				 | 
					466×361×785
				 | 
					56
				 | 
		
			| 
					E72V/25A
				 | 
					220V
				 | 
					2.8
				 | 
					12.8
				 | 
					25
				 | 
					72
				 | 
					145-200
				 | 
					280×430×310
				 | 
					35.5
				 | 
		
			| 
					E72V/30A
				 | 
					220V
				 | 
					3.4
				 | 
					15.3
				 | 
					30
				 | 
					72
				 | 
					175-240
				 | 
					280×430×310
				 | 
					35.5
				 | 
		
			| 
					 
				 | 
					 
				 | 
					 
				 | 
					 
				 | 
					 
				 | 
					 
				 | 
					 
				 | 
					 
				 | 
					 
				 | 
	
	输入电源为三相AC(3/PE)
	 
	注:特殊要求,特殊规格,我们将另行定制!
	代码E:单相AC(1/N/PE)或二相AC(2/PE)
	代码D:三相AC(3/PE)
	 
	1.4测试步骤介绍(WBXF恒流式蓄电池放电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1.4.1在线监测测试:
	第1步:连接单体电压采集器。(详见章节2.4)
	第2步:把整组电压测试线连接到电池组两端。(详见章节2.5)
	第3步:插入电源,主机开机。
	第4步:进入在线监测参数设置。(详见章节3.1)
	第5步:“确定”开始测试。
	1.4.2 放电测试:
	第1步:连接单体电压采集器(详见章节2.4)。纯负载不具此功能
	第2步:放电开关,拨到分的位置(防止放电电缆反接,损坏仪器;反接告警提示)。
	第3步:把放电线一端连到主机,另一端连到电池组两端。(注意红正黑负)。接反会告警提示。(详见章节2.5)
	第4步:把整组电压测试线连接到电池组2端。
	第5步:插入电源,主机开机。
	第6步:进入放电参数设置。(详见章节3.2)
	第7步:将放电开关拨到合的位置。
	第8步:“确定”开始测试。
	1.4.3容量快测(选配功能)
	第1步:连接单体电压采集器(详见章节2.4)。
	第2步:放电开关,拨到分的位置(防止放电电缆反接,损坏仪器;反接告警提示)。
	第3步:把放电线一端连到主机,另一端连到电池组两端。(注意红正黑负)。接反会告警提示。(详见章节2.5)
	第4步:把整组电压测试线连接到电池组2端。
	第5步:插入电源,主机开机。
	第6步:进入容量快测参数设置。(详见章节3.3)
	第7步:将放电开关拨到合的位置。
	第8步:“确定”开始测试。
	 
	第2章  接口及接线说明(WBXF恒流式蓄电池放电装置服务快捷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2.1接口说明
	 
	2.2显示屏
	 
	2.3简易按键(触摸有问题时,可以使用)
	 
	2.4单体电压采集器(简称:单体模块)(选配)
	2.4.1单体电压采集器与主机通讯方式有两种:
	无线通讯方式;无线模块需使用天线。
	不能使用在电磁屏蔽及强电磁干扰场合;
	主机与无线单体模块距离范围应在1m到20m之间;
	要接好主机和无线单体电压采集器的天线;
	b.  有线通讯方式;有线模块需通过usb线相互连接。
	2.4.2单体模块根据所能监测电池节数分为两种:
	a、24节单体模块。
	b、6节单体模块。
	2.4.3单体模块接口说明(以24节单体模块为例):
	 
	 
	2.4.4单体模块连接步骤:
	第1步:确定整个电池组需要使用单体模块数量:
	模块数量=整个电池组节数÷一个单体模块所能监测节数,未整除的,模块数量需要加1.
	举例:电池组电池节数110节,配置的单体模块所能监测24节,110÷24=4.58个,未整除,所以需要使用的模块数量=5个。
	第2步:连接单体模块与电池的连线。(单体模块从1号模块开始)
	单体模块与单体电池连接,请用户按照对应的电池编号进行采集连接!先采集线与电池的连接,后给模块供电。
	电压采集线与电池接线顺序为:以电池组负极为接线起始端,从电池组负极开始按照“黑00、红01、红02-----红23、红24”依次接线。使用多个单体模块时,按单体模块编号,从前到后,单体模块所有采集线全部连接上,*后一个模块多余的采集线,不用连接。
	接线完成后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将航空接口和采集器的“采集口1和采集口2”相连接;采集口1对应12芯线束、采集口2对应13芯线束。
	单体模块的供电电源,单体模块的供电电压是“8V~18V”,由电源口单独供电,将2芯电源线接到“8V~18V”电源上,注意红正黑负不要接反,确认无误将2芯航空头和单体模块的“电源”口相连接。电源取电方法,假如当前测量的电池组的单体电压是2V,通过5节电池取电;单体电压是6V,通过2节电池取电;单体电压是12V,通过1节电池取电。注意,每个单体模块都需要供电。
	单体模块供电后,对应模块上单体电压指示灯闪烁正常。
	举例如下:
	以24节2V电池为例,接线如下
	 
	以8节6V电池为例,只接采集口2的前9芯,多余的4芯不用连接,接线如下
	 
	以4节12V电池为例,只接采集口2的前5芯,多余的8芯不用连接,接线如下:
	 
	若整组电压为220V电池组有110节2V电池,计算需要的模块是110÷24=4.58个,需要5个模块,*后一个模块只需要测14节电池;连接通讯接口,接线如下
	 
	第三步:如果单体模块是有线通讯,请将USB线连接到各单体模块与主机;无线方式请将天线连接好。
	 
	2.5主机接线说明
	2.5.1接线、拆线原则
	测试前接线时应按照“先仪器,后电池”的顺序进行接线,即:先接仪器端的连线,后接电池端的连线。
	测试完毕,用户拆线时应按“先电池、后仪器”的顺序进行拆线,即先拆电池端的连线,后拆仪器端的连接。
	2.5.2 放电电缆的连接
	放电电缆线将测试仪的“放电电流接口”与电池组并接。
	注:“正”(红色)接电池组正极,“负”(黑色)接电池组负极。 严禁接反!
	2.5.3 整组电压采集线的连接
	用整组电压采集线将测试仪“整组电压”与电池组正、负极并接。
	注:整组电压线的“正”(红色夹子)接电池组正极,“负”(黑色夹接电池组负极。  严禁接反!
	2.5.4 连接测试仪供电220V电源线。当采用直流供电时不接。
	2.5.5 请用户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注意电池端子、电压采集线端子、放电电流端子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严禁接反!
	2.5.6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测试仪开始工作
	2.6电量采集(选配)
	测试仪工作于在线监测时,电量采集器用于监测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
	测试仪工作于放电测试时,电量采集器用于测试用户设备的放电电流。
	电量采集器指示方向为电池组充电电流方向,请勿接反
	2.7并机接线(选配)
	必须具备两台仪器。
	每台仪器分别连接好测试线。
	将两台仪器通过RS485接口连接一起。
	将一台设置为主机,;另一台设置为从机(详见章节3.12)。
	 
	
	
		
		
			新型电力系统强调数字技术进步与用户需求变革驱动,以建设多样互动的用电体系为目标,推动源网荷储互动融合和关键技术应用,更加关注电网数据价值发现和创造,表现为绿色低碳、灵活柔性、数字智能三大特征。
		
		
			绿色低碳:新能源占主导地位,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超过50%,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将达2/3左右,未来在新一轮科技推动下,电力系统将向深度低碳或零碳电力系统不断演进。
		
		
			灵活柔性: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增加,电源出力特性愈发复杂,不确定性明显。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支撑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开发与跨省区高效优化配置,数字化调控技术将使电网更加灵活可控,可实现新能源灵活、可靠、高效广泛接入电网,以及分布式新能源高效就地消纳。
		
		
			数字智能:新一代数字技术通过设备终端提升电网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强大“算力+电力”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数字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深度融合促进电力系统上下游各环节智能化、智慧化,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关键保障。
		
		
			由此可见,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能源优化配置平台的作用将更加显著,可提升能源消纳效率和经济性。同时,新一代数字技术使电网“可观、可测、可控”成为现实。
		
		
			 
		
	
	
		
	
	
	
	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