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电站互感器测试仪产品特点第1章 装置特点与参数 
	在传统基于调压器、升压器、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基础上,广泛听取用户意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之后研发的新一代革新型CT、PT测试仪器。装置采用高性能DSP和FPGA、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了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功能完备、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在国内处于高水平,是电力行业用于互感器的专业测试仪器。 
	变电站互感器测试仪产品特点1.1 主要技术特点 
	功能全,既满足各类CT(如:保护类、计量类、TP类)的励磁特性(即伏安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二次负荷、比差以及角差等测试要求,又可用于各类PT电磁单元的励磁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比差等测试。 
	现场检定电流互感器无需标准电流互感器、升流器、负载箱、调压控制箱以及大电流导线,使用极为简单的测试接线和操作实现电流互感器的检定,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现场开展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 
	可精准测量变比差与角差,比差*大允许误差±0.05%,角差*大允许误差±2min,能够进行0.2S级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变比测量范围为1~40000。 
	基于先进的变频法测试CT/PT伏安特性曲线和10%误差曲线,输出*大仅180V的交流电压和12Arms(36A峰值)的交流电流,却能应对拐点高达60KV的CT测试。 
	自动给出拐点电压/电流、10%(5%)误差曲线、准确限值系数(ALF)、仪表保安系数(FS)、二次时间常数(Ts)、剩磁系数(Kr)、饱和及不饱和电感等CT、PT参数。 
	测试满足GB1208(IEC60044-1)、GB16847(IEC60044-6) 、GB1207等各类互感器标准,并依照互感器类型和级别自动选择何种标准进行测试。 
	测试简单方便,一键完成CT直阻、励磁、变比和极性测试,而且除了负荷测试外,CT其他各项测试都是采用同一种接线方式。 
	全中文动态图形界面,无需参考说明书即可完成接线、设置参数:动态显示参数设置,根据当前所选的试验项目自动显示其相关参数;动态显示帮助接线图,根据当前所选试验项目,显示对应的接线图。 
	5.7寸图形透反式LCD,阳光下清晰可视。 
	采用旋转光电鼠标操作,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极易掌握。 
	面板自带打印机,可自动打印生成的试验报告。 
	测试结果可用U盘导出,程序可用U盘升级,方便快捷。 
	装置可存储100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 
	配有后台分析软件,方便测试报告的保存、转换、分析,可以用于试验数据的对比、判断与评估。 
	易于携带,装置重量<9Kg。 
	变电站互感器测试仪产品特点1.2 面板说明 
	 
 
	
 
	
 
	
 
	
 
	
 
	
 
	
 
	
 
	
 
	
 
	
 
	装置面板结构如右图接线端子从左向右: 
	红黑S1、S2端子:试验电源输出 
	红黑S1、S2端子:输出电压回测 
	红黑P1、P2端子:感应电压测量端子 
	液晶显示屏:中文显示界面 
	微型打印机:打印测试数据、曲线 
	旋转鼠标:输入数值和操作命令 
	变电站互感器测试仪产品特点1.3 主要技术参数 
	
 
	
		
			| 
					LYFA-5000 
				 | 
		
			| 
					测试用途 
				 | 
					CT, PT 
				 | 
		
			| 
					输出 
				 | 
					0~180Vrms,12Arms,36A(峰值) 
				 | 
		
			| 
					电压测量精度 
				 | 
					±0.1% 
				 | 
		
			| 
					CT变比 
				 
					测量 
				 | 
					范围 
				 | 
					1~40000 
				 | 
		
			| 
					精度 
				 | 
					±0.05% 
				 | 
		
			| 
					PT变比 
				 
					测量 
				 | 
					范围 
				 | 
					1~40000 
				 | 
		
			| 
					精度 
				 | 
					±0.05% 
				 | 
		
			| 
					相位测量 
				 | 
					精度 
				 | 
					±2min 
				 | 
		
			| 
					分辨率 
				 | 
					0.5min 
				 | 
		
			| 
					二次绕组电阻测量 
				 | 
					范围 
				 | 
					0~300Ω 
				 | 
		
			| 
					精度 
				 | 
					0.2%±2mΩ 
				 | 
		
			| 
					交流负载测量 
				 | 
					范围 
				 | 
					0~1000VA 
				 | 
		
			| 
					精度 
				 | 
					0.2%±0.02VA 
				 | 
		
			| 
					输入电源电压 
				 | 
					AC220V±10%,50Hz 
				 | 
		
			| 
					工作环境 
				 | 
					 温度:-10οC~50οC,  湿度:≤90% 
				 | 
		
			| 
					尺寸、重量 
				 | 
					尺寸365 mm×290 mm×153mm      重量<10kg 
				 | 
	
	
 
	
 
	
 
	
 
	
 
	
 
	
 
	
 
	
 
	
 
	
 
	
 
	
 
	
 
	
 
	
 
	
 
	
 
	
 
	变电站互感器测试仪产品特点第2章  用户接口和操作方试 
	2.1 电流互感器试验 
	在参数界面,用 旋转鼠标切换光标到类型栏,选择互感器类型为CT。 
	2.1.1 试验接线 
	试验接线步骤如下: 
	第1步:根据表2.1描述的CT试验项目说明,依照图2.1或图2.2进行接线(对于各种结构的CT,可参考附录D描述的实际接线方式)。 
	表2.1  CT试验项目说明 
	
		
			| 
					电阻 
				 | 
					励磁 
				 | 
					变比 
				 | 
					负荷 
				 | 
					说明 
				 | 
					接线图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 
				 | 
					图2.1,但一次侧可以不接 
				 |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励磁特性 
				 | 
					图2.1,但一次侧可以不接 
				 |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检查CT变比和极性 
				 | 
					图2.1, 
				 | 
		
			|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励磁特性,检查CT变比和极性 
				 | 
					图2.1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负荷 
				 | 
					图2.2, 
				 | 
	
	 
 
	图2.1  CT直阻、励磁、变比试验接线方式           图2.2  CT二次负荷试验接线方式 
	第2步:同一CT其他绕组开路,CT的一次侧一端要接地,设备也要接地。 
	第三步:接通电源,准备参数设置。 
	2.1.2 参数设置 
	试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2.3。 
	 
 
	参数设置步骤如下: 
	用 旋转鼠标 切换光标,选择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当光标停留在某个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与该试验项目相关的参数设置;当光标离开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所选试验项目所对应的接线图。 
	可设置的参数如下: 
	(1)编号:输入本次试验的编号,便于打印、保存的管理与查找。 
	(2)额定二次电流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流,一般为1A和5A。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流,一般为1A和5A。 
	(3)级别:被测绕组的级别,对于CT,有P、TPY、计量、PR、PX、TPS、TPX、TPZ等8个选项。 
	(4)当前温度:测试时绕组温度,一般可输入测试时的气温。 
	(5)额定频率:可选值为:50Hz或60Hz。 
	(6)*大测试电流:一般可设为额定二次电流值,对于TPY级CT,一般可设为2倍的额定二次电流值。对于P级CT,假设其为5P40,额定二次电流为1A,那么*大测试电流应设5%*40*1A=2A;假设其为10P15,额定二次电流为5A,那么*大测试电流应设10%*15*5A=7.5A。 
	如果用户希望看到以下结果,需要准确设置基本参数(建议用户设置)。 
	(1)匝比误差、比值差和相位差 
	(2)准确计算的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 
	(3)实测的准确限值系数、仪表保安系数和对称短路电流倍数 
	(4)实测的暂态面积系数、峰瞬误差、二次时间常数对于不同级别的CT,参数的设置也不同,见表2.2。 
	表2.2  CT参数描述 
	
		
			| 
					参数 
				 | 
					描述 
				 | 
					P 
				 | 
					TPY 
				 | 
					计量 
				 | 
					PR 
				 | 
					PX 
				 | 
					TPS 
				 | 
					TPX 
				 | 
					TPZ 
				 | 
		
			| 
					额定一次电流 
				 | 
					用于计算准确的实际电流比 
				 | 
					√ 
				 | 
					√ 
				 | 
					√ 
				 | 
					√ 
				 | 
					√ 
				 | 
					√ 
				 | 
					√ 
				 | 
					√ 
				 | 
		
			| 
					额定负荷, 
				 
					功率因数 
				 | 
					铭牌上的额定负荷,功率因数为0.8或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额定准确限值系数   | 
					铭牌上的规定,默认:10。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 
				 | 
					√ 
				 | 
					
 | 
					
 | 
					
 | 
					
 | 
					
 | 
					
 | 
					
 | 
		
			| 
					额定对称短路电流系数   | 
					铭牌上的规定,默认:10。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峰瞬误差 
				 | 
					
 | 
					√ 
				 | 
					
 | 
					
 | 
					
 | 
					√ 
				 | 
					√ 
				 | 
					√ 
				 | 
		
			| 
					一次时间常数 
				 | 
					默认:100ms 
				 | 
					
 | 
					√ 
				 | 
					
 | 
					
 | 
					
 | 
					
 | 
					√ 
				 | 
					√ 
				 | 
		
			| 
					二次时间常数 
				 | 
					默认:3000ms 
				 | 
					
 | 
					√ 
				 | 
					
 | 
					
 | 
					
 | 
					
 | 
					
 | 
					√ 
				 | 
		
			| 
					工作循环 
				 | 
					C-t1-O或C-t1-O-tfr-C-t2-O,默认:C-t1-O循环 
				 | 
					
 | 
					√ 
				 | 
					
 | 
					
 | 
					
 | 
					
 | 
					√ 
				 | 
					
 | 
		
			| 
					t1 
				 | 
					第1次电流通过时间,默认:100ms 
				 | 
					
 | 
					√ 
				 | 
					
 | 
					
 | 
					
 | 
					
 | 
					√ 
				 | 
					
 | 
		
			| 
					tal1 
				 | 
					一次通流保持准确限值的时间,默认:40ms 
				 | 
					
 | 
					
 | 
					
 | 
					
 | 
					
 | 
					
 | 
					
 | 
					
 | 
		
			| 
					tfr 
				 | 
					第1次打开和重合闸的延时,默认:500ms。选择C-t1-O-tfr-C-t2-O循环才显示 
				 | 
					
 | 
					√ 
				 | 
					
 | 
					
 | 
					
 | 
					
 | 
					√ 
				 | 
					
 | 
		
			| 
					t2 
				 | 
					第2次电流通过时间,默认:100ms。选择C-t1-O-tfr-C-t2-O循环才显示 
				 | 
					
 | 
					√ 
				 | 
					
 | 
					√ 
				 | 
					
 | 
					
 | 
					√ 
				 | 
					
 | 
		
			| 
					tal2 
				 | 
					二次通流保持准确限值的时间,默认:40ms 
				 
					选择C-t1-O-tfr-C-t2-O循环才显示 
				 | 
					
 | 
					√ 
				 | 
					
 | 
					
 | 
					
 | 
					
 | 
					√ 
				 | 
					
 | 
		
			| 
					额定仪表保安系数 
				 | 
					铭牌上的规定,默认值:10。 
				 
					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 
				 | 
					
 | 
					
 | 
					√ 
				 | 
					
 | 
					
 | 
					
 | 
					
 | 
					
 | 
		
			| 
					额定计算系数 
				 | 
					
 | 
					
 | 
					
 | 
					
 | 
					
 | 
					√ 
				 | 
					
 | 
					
 | 
					
 | 
		
			| 
					额定拐点电势Ek 
				 | 
					
 | 
					
 | 
					
 | 
					
 | 
					
 | 
					√ 
				 | 
					
 | 
					
 | 
					
 | 
		
			| 
					Ek对应的Ie 
				 | 
					
 | 
					
 | 
					
 | 
					
 | 
					
 | 
					√ 
				 | 
					
 | 
					
 | 
					
 | 
		
			| 
					面积系数 
				 | 
					
 | 
					
 | 
					
 | 
					
 | 
					
 | 
					
 | 
					√ 
				 | 
					
 | 
					
 | 
		
			| 
					额定Ual 
				 | 
					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 
				 | 
					
 | 
					
 | 
					
 | 
					
 | 
					
 | 
					√ 
				 | 
					
 | 
					
 | 
		
			| 
					Ual对应的Ial 
				 | 
					
 | 
					
 | 
					
 | 
					
 | 
					
 | 
					
 | 
					√ 
				 | 
					
 | 
					
 | 
	
	第五步: 选择右边的开始按钮进行试验。 
	2.1.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页,界面分别如图2.4。     
	 
 
	
	对于不同级别的CT和所选的试验项目,试验结果也不同,见表2.3。 
	表2.3  CT试验结果描述 
	
		
			| 
					试验结果 
				 | 
					描述 
				 | 
					P 
				 | 
					TPY 
				 | 
					计量 
				 | 
					PR 
				 | 
					PX 
				 | 
					TPS 
				 | 
					TPX 
				 | 
					TPZ 
				 | 
		
			| 
					负荷 
				 | 
					实测负荷 
				 | 
					单位:VA,CT二次侧实测负荷 
				 | 
					√ 
				 | 
					√ 
				 | 
					√ 
				 | 
					√ 
				 | 
					√ 
				 | 
					√ 
				 | 
					√ 
				 | 
					√ 
				 | 
		
			| 
					功率因数 
				 | 
					实测负荷的功率因数 
				 | 
					√ 
				 | 
					√ 
				 | 
					√ 
				 | 
					√ 
				 | 
					√ 
				 | 
					√ 
				 | 
					√ 
				 | 
					√ 
				 | 
		
			| 
					阻抗 
				 | 
					单位:Ω,CT二次侧实测阻抗 
				 | 
					√ 
				 | 
					√ 
				 | 
					√ 
				 | 
					√ 
				 | 
					√ 
				 | 
					√ 
				 | 
					√ 
				 | 
					√ 
				 | 
		
			| 
					电阻 
				 | 
					电阻(25℃) 
				 | 
					单位:Ω,当前温度下CT二次绕组电阻 
				 | 
					√ 
				 | 
					√ 
				 | 
					√ 
				 | 
					√ 
				 | 
					√ 
				 | 
					√ 
				 | 
					√ 
				 | 
					√ 
				 | 
		
			| 
					电阻(75℃) 
				 | 
					 ,单位:Ω,折算到75℃下的电阻值 | 
					√ 
				 | 
					√ 
				 | 
					√ 
				 | 
					√ 
				 | 
					√ 
				 | 
					√ 
				 | 
					√ 
				 | 
					√ 
				 | 
		
			| 
					励磁 
				 | 
					拐点电压和拐点电流 
				 | 
					单位:分别为V和A,根据标准定义,拐点电压增加10%时,拐点电流增加50%。 
				 | 
					√ 
				 | 
					√ 
				 | 
					√ 
				 | 
					√ 
				 | 
					√ 
				 | 
					√ 
				 | 
					√ 
				 | 
					√ 
				 | 
		
			| 
					不饱和电感  | 
					单位:H,励磁曲线线性段的平均电感 
				 | 
					√ 
				 | 
					√ 
				 | 
					√ 
				 | 
					√ 
				 | 
					√ 
				 | 
					√ 
				 | 
					√ 
				 | 
					√ 
				 | 
		
			| 
					剩磁系数  | 
					剩磁通与饱和磁通的比值 
				 | 
					√ 
				 | 
					√ 
				 | 
					√ 
				 | 
					√ 
				 | 
					√ 
				 | 
					√ 
				 | 
					√ 
				 | 
					√ 
				 | 
		
			| 
					二次时间常数  | 
					单位:s,CT二次接额定负荷时的时间常数 
				 | 
					√ 
				 | 
					√ 
				 | 
					√ 
				 | 
					√ 
				 | 
					√ 
				 | 
					√ 
				 | 
					√ 
				 | 
					√ 
				 | 
		
			| 
					极限电动势  | 
					单位:V,根据CT铭牌和75℃电阻计算的极限电动势 
				 | 
					√ 
				 | 
					√ 
				 | 
					√ 
				 | 
					√ 
				 | 
					
 | 
					
 | 
					√ 
				 | 
					√ 
				 | 
		
			| 
					复合误差  | 
					极限电动势 或额定拐点电势Ek下的复合误差 | 
					√ 
				 | 
					
 | 
					√ 
				 | 
					√ 
				 | 
					√ 
				 | 
					
 | 
					
 | 
					
 | 
		
			| 
					峰瞬误差  | 
					极限电动势 下的峰瞬误差 | 
					
 | 
					√ 
				 | 
					
 | 
					
 | 
					
 | 
					
 | 
					√ 
				 | 
					√ 
				 | 
		
			| 
					准确限值系数 
				 | 
					实测的准确限值系数 
				 | 
					√ 
				 | 
					
 | 
					
 | 
					√ 
				 | 
					
 | 
					
 | 
					
 | 
					
 | 
		
			| 
					仪表保安系数 
				 | 
					实测的仪表保安系数 
				 | 
					
 | 
					
 | 
					√ 
				 | 
					
 | 
					
 | 
					
 | 
					
 | 
					
 | 
		
			| 
					对称短路电流倍数Kssc 
				 | 
					实测的对称短路电流倍数 
				 | 
					
 | 
					√ 
				 | 
					
 | 
					
 | 
					
 | 
					√ 
				 | 
					√ 
				 | 
					√ 
				 | 
		
			| 
					暂态面积系数 
				 | 
					实际的暂态面积系数 
				 | 
					
 | 
					√ 
				 | 
					
 | 
					
 | 
					
 | 
					
 | 
					√ 
				 | 
					√ 
				 | 
		
			| 
					计算系数Kx 
				 | 
					实测的计算系数 
				 | 
					
 | 
					
 | 
					
 | 
					
 | 
					√ 
				 | 
					
 | 
					
 | 
					
 | 
		
			| 
					额定拐点电势Ek 
				 | 
					
 | 
					
 | 
					
 | 
					
 | 
					
 | 
					√ 
				 | 
					
 | 
					
 | 
					
 | 
		
			| 
					Ek对应的Ie 
				 | 
					额定拐点电势对应的实测励磁电流 
				 | 
					
 | 
					
 | 
					
 | 
					
 | 
					√ 
				 | 
					
 | 
					
 | 
					
 | 
		
			| 
					额定Ual 
				 | 
					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 
				 | 
					
 | 
					
 | 
					
 | 
					
 | 
					
 | 
					√ 
				 | 
					
 | 
					
 | 
		
			| 
					Ual对应的Ial 
				 | 
					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对应的实测励磁电流 
				 | 
					
 | 
					
 | 
					
 | 
					
 | 
					
 | 
					√ 
				 | 
					
 | 
					
 | 
		
			| 
					误差曲线 
				 | 
					5%(10%)误差曲线 
				 | 
					√ 
				 | 
					√ 
				 | 
					
 | 
					√ 
				 | 
					√ 
				 | 
					√ 
				 | 
					√ 
				 | 
					√ 
				 | 
		
			| 
					变比 
				 | 
					变比 
				 | 
					额定负荷下的实际电流比 
				 | 
					√ 
				 | 
					√ 
				 | 
					√ 
				 | 
					√ 
				 | 
					√ 
				 | 
					√ 
				 | 
					√ 
				 | 
					√ 
				 | 
		
			| 
					匝数比 
				 | 
					被测试的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的实际匝比 
				 | 
					√ 
				 | 
					√ 
				 | 
					√ 
				 | 
					√ 
				 | 
					√ 
				 | 
					√ 
				 | 
					√ 
				 | 
					√ 
				 | 
		
			| 
					比值差 
				 | 
					额定负荷下的电流误差 
				 | 
					√ 
				 | 
					√ 
				 | 
					√ 
				 | 
					√ 
				 | 
					√ 
				 | 
					√ 
				 | 
					√ 
				 | 
					√ 
				 | 
		
			| 
					相位差 
				 | 
					额定负荷下的相位差 
				 | 
					√ 
				 | 
					√ 
				 | 
					√ 
				 | 
					√ 
				 | 
					√ 
				 | 
					√ 
				 | 
					√ 
				 | 
					√ 
				 | 
		
			| 
					极性 
				 | 
					CT一次和二次的极性关系,有同极性/-(减极性)和反极性/ (加极性)两种 
				 | 
					√ 
				 | 
					√ 
				 | 
					√ 
				 | 
					√ 
				 | 
					√ 
				 | 
					√ 
				 | 
					√ 
				 | 
					√ 
				 | 
		
			| 
					匝比误差 
				 | 
					实测匝数比与额定匝比的相对误差 
				 | 
					
 | 
					
 | 
					
 | 
					
 | 
					√ 
				 | 
					√ 
				 | 
					
 | 
					
 | 
		
			| 
					标准误差 
				 | 
					额定负荷、下限负荷下,国标检验电流点的电流误差、相位误差表 
				 | 
					
 | 
					
 | 
					√ 
				 | 
					
 | 
					
 | 
					
 | 
					
 | 
					
 | 
	
	2.2 电压互感器试验 
	在参数界面,用 旋转鼠标切换光标到类型栏,选择互感器类型为PT。 
	2.2.1 试验接线 
	试验接线步骤如下: 
	第1步:根据表2.4描述的PT试验项目说明,依照图2.7或图2.8进行接线。 
	表2.4  PT试验项目说明 
	
		
			| 
					电阻 
				 | 
					励磁 
				 | 
					变比 
				 | 
					说明 
				 | 
					接线图 
				 | 
		
			| 
					√ 
				 | 
					
 | 
					
 | 
					测量PT的二次绕组电阻 
				 | 
					图2.7,一次侧必须断开 
				 | 
		
			| 
					√ 
				 | 
					√ 
				 | 
					
 | 
					测量PT的二次绕组电阻、励磁特性 
				 | 
					图2.7,一次侧必须断开,且一次侧高压尾必须接地 
				 | 
		
			| 
					
 | 
					
 | 
					√ 
				 | 
					检查PT变比和极性 
				 | 
					图2.8 
				 | 
	
	 
  
	
	第2步:同一PT其他绕组开路。 
	第三步:接通电源,准备参数设置。 
	2.2.2 参数设置 
	PT的试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2.5。 
	 
 
	参数设置步骤如下: 
	用 旋转鼠标 切换光标,选择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当光标停留在某个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与该试验项目相关的参数设置;当光标离开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所选试验项目所对应的接线图。 
	可设置的参数如下: 
	(1)编号:输入试验试验编号。 
	(2)额定二次电压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 
	(3)级别:被测绕组的级别,有P、计量等2个选项。 
	(4)当前温度:测试时绕组温度,一般可输入当时的气温。 
	(5)额定频率:可选值为:50Hz或60Hz。 
	(6)*大测试电压:试验时设备输出的*大工频等效电压。 
	(7)*大测试电流:试验时设备输出的*大交流电流。 
	第四步: 选择右边的开始按钮进行试验。 
	2.2.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页,如图2.6。    
	 
    
	
 
	对于不同级别的PT和所选的试验项目,试验结果也不同,见表2.5。 
	表2.5  PT试验结果描述 
	 
	
		
			| 
					试验结果 
				 | 
					描述 
				 | 
					P 
				 | 
					计量 
				 | 
		
			| 
					电阻 
				 | 
					电阻(25℃)  | 
					单位:Ω,当前温度下的电阻 
				 | 
					√ 
				 | 
					√ 
				 | 
		
			| 
					电阻(75℃)  | 
					单位:Ω,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温度可修改 
				 | 
					√ 
				 | 
					√ 
				 | 
		
			| 
					励磁 
				 | 
					拐点电压和拐点电流 
				 | 
					单位:分别为V和A,根据标准定义,拐点电压增加10%时,拐点电流增加50%。 
				 | 
					√ 
				 | 
					√ 
				 | 
		
			| 
					变比 
				 | 
					变比 
				 | 
					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实际电流比 
				 | 
					√ 
				 | 
					√ 
				 | 
		
			| 
					匝数比 
				 | 
					被测试的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的实际匝比 
				 | 
					√ 
				 | 
					√ 
				 | 
		
			| 
					比值差 
				 | 
					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电流误差 
				 | 
					√ 
				 | 
					√ 
				 | 
		
			| 
					相位差 
				 | 
					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相位差 
				 | 
					√ 
				 | 
					√ 
				 | 
		
			| 
					极性 
				 | 
					PT一次和二次的极性关系,有同极性/-(减极性)和反极性/ (加极性)两种 
				 | 
					√ 
				 | 
					√ 
				 
					
 | 
	
	 
	 
	 
	产品特点 
	  1、可以输出纯净的50Hz,失真度在0.03%(典型值)的正弦功率信号。 
	  2、可以在基波上叠加各次谐波输出。 
	  3、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系统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采用凯迪正大公司自主研发的程控定频大功率变压器,可连续校正的自动调压装置。 
	  4、A端子输出交流AC50kV,B端子输出直流DC70KV。任意可调,可以方便模拟各种供电情况。 
	  5、具有性能优,抗干扰力强,检测精度高,波形失真度小,体积小,轻便(工程积木结构)、功率高,功耗低于10%额定值,能承受15倍的正常过载电流200ms等特点。 
	  6、强劲的带载能力,可以带容性、感性、阻性负载或者复合型负载,且负载调整率优于0.01%RG。 
	  7、优良的温度稳定性,核心器件为温度系数小至1PPM的**级产品,可以在室外的温度环境下保证输出的精度。 
	  8、采用MKU+DS处理器,功能强大灵活。各项技术指标符合IEC60和GB3048.8《电线电缆交流试验》标准。 
	  9、工频每周波高达50000点的波形捏合,内部信号输出无需滤波器进行平滑滤波,保证了波形的精准输出,使得系统可以输出精准。 
	  10、完善的过流、过压、过热、短路、开路、过载保护。 
	  11、硬件PID,响应极快,负载的改变不会引起输出的丝毫波动。 
	  12、开放通讯协议,方便二次开发。 
	  13、可带纯容性负载。 
	  14、可以输出AC0~250V±10V,0~25A信号用于检定标准电源。 
	  15、配有2路交直流高压输出,1路可调低压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