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ZV-U雷电计数器放电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一、概述
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是针对变电站、水火电厂、大型厂矿自备电厂中避雷器下端的放电计数器进行检测的专用仪器,既可对雷击次数进行检验,还可对泄露电流进行校验,一机两用。
WBZV-U雷电计数器放电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二、技术参数
1、输出电压:DC600V±5%
输出电流:AC 1mA-5mA(值,负载小于500Ω)±3% 10mA需定做
2、间隔时间:≥30s
3、供电电源:AC220V±10% 50Hz±2%
4、冲击电流:≥100A(8/20μs)
5、体积:260×190×175mm
6、重量:4kg
WBZV-U雷电计数器放电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三、工作原理
图1所示为JS型动作记数器的原理接线图。图1(a)为JS型动作记数器的基本结构,即所谓的双阀片式结构。
当避雷器动作时,放电电流流过阀片R1,在R1上的压降经阀片R2给电容器C充电,然后C再对电磁式记数器的电感线圈L放电,使其转动1格,记1次数。改变R1及R2的阻值,可使记数器具有不同的灵敏度。一般小动作电流为100A(8/20μs)的冲击电流。因R1上有一定的压降,将使避雷器的残压有所增加,故它主要用于40kV以上的高压避雷器。
图1(b)表示 JS-8型动作记数器的结构,系整流式结构。避雷器动作时,高温阀片R1上的压降经全波整流给电容器C充电,然后C再对电磁式记数器的L放电,使其记数。该记数器的阀片R1的阻值较小(在10kA时的压降为1.1kV),通流容量较大(1200A方波),小动作电流也为100A(8/20s)的冲击电流。JS-8型记数器可用于6.0~330kV系统的避雷器,JS-8A型记数器可用于500kV系统的避雷器。
WBZV-U雷电计数器放电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四、检查方法及原理
由于密封不好,动作记数器在运行中可能进入潮气或水分,使内部元件锈蚀,导致记数器不能正常动作,所以《规程》规定,每年应检查1次。现场检查记数器动作的方法有直流法、交流法和标准冲击电流法。研究表明,以标准冲击电流法为可靠,其原理接线如图2所示。
C-充电电容; R-充电电阻; L-阻尼电感
D-整流硅二极管; r-分流器; B-试验变压器
V-静电电压表; CRO-高压示波器
将冲击电流发生器发生的8/20μs、100A的冲击电流波作用于动作记数器,若记数器动作正常,则说明仪器良好,否则应解体检修。例如某电业局曾用此法对27只记数器进行检测,其中有3只不动作,解体发现内部元件受潮、损坏。
《规程》规定,连续测试3~5次,每次应正常动作,每次时间间隔不少于30s。测试后记录器应调到0。
WBZV-U雷电计数器放电仪更新换代十次,每次都有大不同五、操作说明
1、将监测器输入端与计数器输入端(线芯)相连,监测器外壳与计数器外壳相连,连接线尽量短。
2、将电源线接好后,检查仪器及接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即可开始试验。
3、合上电源开关(电源灯亮),待电压稳定(600V左右)后,即可开始校验。
4、动作计数检测:将功能选择开关掷向左边,此时表头右边的红色电压指示灯亮,表头显示值为监测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值,按下动作计数检测键,输出电压立即下降,此时可观察计数器的动作情况。
5、如需多次试验,可待输出电压达到稳定值时,再按动作计数检测键,观察计数器的动作情况。
6、泄漏电流检测:将功能选择开关掷向右边,此时表头右边的红色电流指示灯亮,表头显示值为监测器输出的交流电流大值,按下泄漏电流检测键,旋转电流调节电位器,此时监测器表头显示值应为放电计数器显示值的1.4倍,监测器量程为1.4-7 mA。
7、检验完毕后,为保证人员,关掉监测器电源开关,必须等1分钟后先拆除检测器上的连线,再拆放电计数器上的线。
8、如按检测键,输出电压没有下降或电流显示值为零,应关掉电源,等1分钟待电压回零后,检查回路是否有断点,或者是放电计数器不适合技术指标中规定的型号。
六、注意事项
1、拆除接线时,操作人员不能触碰测试线非绝缘部分,以免人身事故。
2、被试品不允许带电。
七、装箱清单
1、主 机 1台
2、输出电缆 3根
3、AC 200V电源线 1根
4、出厂检验报告 1份
5、使用说明书 一本
10月24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有关情况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库热西·买合苏提介绍,经联合国决定并提议、国务院批准,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将于2018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
据悉,本届大会由联合国主办,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是联合国主办的规模大、层次高的地理信息大会。大会以“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为主题,旨在增进对地理信息管理的沟通、理解、认知和应用,促进各国地理信息与技术更好地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共同应对地方、国家及全球面临的发展挑战。
大会预期成果包括:将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确立为地理信息管理领域全球协商、交流合作的论坛;促进全球地理信息界响应倡议,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提供支撑与服务;增强全球及各界对地理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的共识;完善全球地理信息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球地理信息科技、数据、人才和产业发展能力;构建全球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和支撑环境并推进应用;扩大地理信息双边、区域、“一带一路”和全球合作网络;形成大会成果文件《莫干山**》并正式发布。
库热西·买合苏提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中国举办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一方面对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对全球地理信息领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为此,自然资源部以及浙江省对大会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部加强了统筹对接、嘉宾邀请,与联合国方面共同设计了大会的议程议题和会议成果,指导浙江做好会务准备工作。目前,大会网站已经运行并不断更新,持续向全球发布新的相关信息。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局长盛乐山介绍,浙江对做好大会的筹备工作高度重视,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在德清为大会专门新建了会议场馆和展览中心;二是精心策划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展览,邀请了200家全球知名的地理信息及其相关的企业参展,充分展示全球地理信息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示范应用;三是为参会嘉宾准备周到的接待服务,为了做好嘉宾的接待服务工作,引入了专业的国际会议公司一起做好全球参会嘉宾的服务工作,招募了志愿者,将以绿色、开放、舒适的标准全力承办好这次大会。